会养变“慧”养 智慧养鸡助力乡村振兴
2023-10-11 10:05
举报

近日,记者走进喜德禽类养殖产业园,看见一排排标准化鸡舍排列有序,每一只鸡住上了冬暖夏凉的“楼房”,科技化养殖、标准化生产,不仅“养”出了一条致富路,也不断带动当地就业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
今年38岁的王绍波曾是一名大学老师,因为什邡市对口帮扶喜德县,三年前,王绍波便来到这里开启了他的养鸡事业。在传统观念里,养鸡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低端产业,在这个产业园里,智慧化养殖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养殖模式。“传统的养鸡,会用架子进行农养,要不然很多就是散户,我们光是厂房就是进行标准化建设的。同时,我们很多方面都会运用到科技,像水线,它就是自动补水,吃了多少水 它就会自动补上”。王绍波说道。

除此之外,王绍波使用的生物发酵床技术,也大大改善了鸡舍的环境卫生。因为发酵床中有大量的有益菌,这些菌群形成一个微生物环境,他们将鸡的排泄物包裹起来,使得鸡粪、鸡尿迅速及时的分解,消除排泄物产生的异味,使鸡的生长环境更加清洁卫生。王绍波说:“我们这个垫料是一批鸡完了以后我们才会铲,铲了以后,我们会用口袋装好,进行发酵,发酵后就是很好的一种钾肥。”

智慧化养鸡的路子,让养殖基地的规模逐年扩大,效益也越来越好。目前,基地修建面积68亩,共有38个鸡舍,主要养殖土鸡、瑶鸡、三黄鸡、绿壳蛋鸡等,成鸡年出栏量在300万羽左右,通过“公司+集体+农户”的模式,现已带动当地村民合作养殖78户,户均增收3000元。基地的发展也解决了村民就近就业,村民衣火瓦都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,自从来到基地打工后,不仅工作轻松、而且离家也近。“北山乡的五个村所涉及的10700多个村民,一共2000多户,每年我们都会给老百姓进行固定分红。前两年,我们每年给他们的固定分红是100万,后来是180万,连续分红十年。”王绍波告诉记者。

养出凉山好鸡,走进千家万户。下一步,基地还将实现农业和能源相结合,在现有的38个鸡舍棚顶建光伏,形成农光互补,同时发展深加工产业,使产品更加多元化,助力乡村振兴。

记者:杨梦宇 刘敏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
推荐阅读